志愿服务新闻
《广州日报》W2版《广州12个先进典型候选全国“四个100”》

广州12个先进典型

候选全国“四个100”

近日,由中宣部、中央文明办等15个部门推出的全国最美志愿者100名、最佳志愿服务项目100个、最佳志愿服务组织100个、最美志愿服务社区100个(即“四个100”先进典型)进入网上投票阶段。广州市有4个最美志愿者、4个最佳志愿服务组织、3个最佳志愿服务项目、1个最美志愿服务社区进入候选名单。广大市民可以在2018年1月10日下午5时前,通过中国文明网、人民网、新华网、光明网、央广网、央视网和“文明中国”手机客户端“粤”页面投票点赞,弘扬正能量,传播真善美。

文/图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廖靖文 通讯员穗文明

最美志愿者候选人(4人)

尚丙辉

2014年12月23日,尚丙辉“关爱外来人员工作室”正式成立。工作室有14个床位供流浪者暂住。工作室距离尚丙辉的废品收购站1000米左右,他每天骑着自行车往返于租住地、收购站及工作室的三点一线之间。除了接待日常求助的流浪、流动人员,提供资源链接、应急事件处理等常规服务外,每月还开展“爱心行动日”,组织义工队外出帮助天河区客运站周边的流浪流动人员,收容、帮助流浪人员1000余人次,累计捐款捐物达三十多万元。

2015年12月22日,尚丙辉牵头成立天河区“关爱外来人员”基地。尚丙辉带领义工每年救助贫困流浪人员五六十人,成功帮助了30余人回家,帮助了100多名流浪青壮年找到工作,先后资助60多名家庭贫困学生及孤儿,为大病家庭筹款200余万元。

此外,2014年,义工队帮助流浪20年的聋哑老人刘国利找到家人,轰动一时。2015年,义工队为清远孤儿邓新海筹建了新房子,并资助邓新海的学费和生活费用等。2016年,义工队帮助盲人孩子陶小鱼联系盲校学习一技之长,结束流浪生涯,并资助小鱼的学费。

陈建宇

陈建宇是赵广军志愿服务总队总队长,也是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火电的一名物流工程师。她曾被评为第六届广州市道德模范、广东省志愿服务金奖、广东好人、省直机关工委广东最美志愿者,登上中国好人榜。十年的志愿活动,她成功解除了60多个自杀案例,团队也在她带领下由27个接线员发展到3千多名志愿者。她说:“我希望十年又十年,都能继续做志愿服务!”

随着赵广军生命热线团队逐渐扩大,也发展了如“手牵手学堂”项目、“展翅天使”项目等关注青少年儿童的线下活动。其中展翅项目由陈建宇策划,用心帮助残障儿童家庭。残障儿童家庭因为面临比平常家庭更大的压力而愁眉苦脸。陈建宇关注到这些特殊儿童,希望改变他们窘迫的境况,在她的组织下,赵广军生命热线协会都会带领特殊儿童每月户外活动。展翅活动的温暖已经持续了四年,陈建宇坚持每月帮助残障儿童,无数的残障家庭重新“站起来”了。

10年多志愿生涯里,到现在已累计六千多个小时的志愿服务,这样风雨无阻的坚持,陈建宇还在继续前行。

任永全

任永全,广东家喻户晓的主持人,28年来,以健康、阳光、睿智的形象和风格,深受观众喜爱。这28年,也是任永全服务社会,热心公益的28年。任永全连续多年,奔赴广东各地,义务在数十间院校以及各县市的广场社区开展《梦想全说》巡回演讲活动,颂扬“真善美”、鞭挞“假丑恶”。

任永全是“广州义工形象大使、行动大使”“广州社工代言人和形象大使”“广州志愿者大使”,是全国为数不多的、三位一体的公益代言人,任永全正致力于通过“社工+义工(志愿者)”联动模式,让义工(志愿者)更加专业,让社工更富激情。

任永全组建全广东省首支明星义工队,有粤港两地各界名人200多人,任永全和任妈妈、女儿任懿组成三代同堂义工组合,义工队不间断地为孤寡长者、贫困儿童、残疾人士、环卫工人等弱势群体送去温暖奉献爱心。

徐靓

四年前,敢为人先的徐靓成为国内捐赠母乳第一人。就在她捐赠母乳一周后,一个婴儿在术后出现重度营养不良,危在旦夕,是众多爱心妈妈的乳汁帮助他转危为安。这让徐靓体会到,“母乳对孩子而言不仅是营养,有时候甚至意味着生命”。2014年为了帮扶更多的妈妈和重症宝宝,徐靓和团队注册民办非企母乳爱公益服务中心,动员更多的妈妈捐赠母乳,组织志愿妈妈捐献了超过100万毫升的母乳,救治了200多位重症宝宝。她还参与过2008年冰雪春运、汶川地震、北京奥运、广州亚运等多次志愿服务,被称为“最美志愿者”。

在公益的道路上,她说:“我现在发现,不管做什么,只要这条路是有奔头的,坚持走下去,一定能够走到对的方向。”

广州机关党员志愿服务总队开展“庆华诞迎回归广州市直属机关党员志愿服务活动”。

广州市义务工作者联合会开展公益服务。

广州市荔湾区逢源人家服务中心举办中秋长者活动。

市文联“一家亲”文艺志愿服务团组织义务画画。

最佳志愿服务组织(4个)

广州机关党员志愿服务总队

服务总队成立于2012年6月28日,设在中共广州市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属下有85个直属支队和10个专业服务队,有注册机关党员志愿者22000多人(以党员为主体,吸收共青团员、入党积极分子参加)。5年多来,总队基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和机关党员走在前的自觉理念,打造了具有广州特色的“红棉关爱”机关党员志愿服务品牌。

以“组织发动+自愿报名”方式招募志愿者。一方面发挥机关党组织的体制优势,把深化党员志愿服务作为机关党建工作内容;另一方面建立志愿者常态化招募注册制度。以“分散服务+集中行动”的方式保证志愿服务常态化。以志愿服务小队等为单位,或志愿者个人分散到服务基地、社区、家庭为基层群众开展各种志愿服务;每年的学雷锋日、“七一”前后、国际志愿者日由总队牵头组织全市机关党员志愿者集中开展志愿服务。以“服务基地+服务项目”的机制保证志愿服务专业化;另一方面各机关志愿服务组织合理设置志愿服务内容和服务项目,打造机关志愿服务的专业性。

以“总队策划+支队自创”推出志愿项目形成品牌。根据社会和群众需要打造“红棉关爱”志愿服务品牌,并推出“文化共享”“环保同行”“携手相伴”“长者帮扶”“社工课堂”“定格温馨”“幸福社区”“我是小小礼仪家”“翰墨丹青”和服务社区失独家庭的“红棉暖心”10大系列志愿服务项目。

广州市义务工作者联合会

作为统筹广州市社区义务工作发展的公益社会团体,广州义工联以“专业引领、社区为本、资源共享、合作共赢”为工作理念,致力于发挥枢纽作用,通过搭建政府、企业、民间三方合作互动平台,整合义务工作资源,培育、扶持各级各类社区志愿服务组织发展。

近年来,广州义工联以打造服务聚合、联动支持、服务创新、全媒体宣传、研究发展等“五大平台”为抓手,推动社区义工服务常态化发展。截至2017年8月,全市共有69万社区志愿者, 6000支社区义工队伍。

不断夯实四级社区义工服务网络,推动广大社区义工依托2400多个社区服务阵地,在扶贫济困、助老助残、社区发展、环境保护、应急救援等各慈善公益领域,开展了义工服务活动数万场,每年贡献超过1300多万小时的义工服务时数,服务社区居民超过200万人次;搭建社区义工资源支持网络,发起成立广州市社区义工发展专项基金,并募集超过2000万元款物;发起成立“羊城企业公益培育基地”,打造企业公益服务网络;与港澳台多个义工枢纽组织建立各地义工协作网络,加强“广州义工经验”的推广和交流。

成立广州义工培训中心,建立健全立体化培训机制,让义工培训就在“家门口”,培训社区义工超过50万人次;建立精细化培育机制,实施“青苗计划”社区义工项目和“才义无穷”专才义工团队培育服务项目;举办两年一度的广州市优秀义工评选表彰和年度义工嘉许。

率先探索“社工义工联动”机制,承接了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关爱空巢老人服务项目”;创建“安居安心”“金秋送暖”“爱心待餐”等公益品牌项目,示范引领全市义工组织积极投身社区义工服务。

广州市荔湾区逢源人家服务中心

广州市荔湾区逢源街耀华社区地处老西关一带,东临文昌路,西接宝华路,南靠长寿路,北至何家祠道、与文昌花苑毗邻,共有24条内街小巷,18个出入口,社区住房以大楼及平房为主,大楼共有31座,内街纵横交错,是典型的西关旧城区。社区常住户数2028户,常住人口5958人。其中老年人1298人,占总人口的21.8%,老年人和困难群众较多。社区于2005年4月成立了荔湾区第一个社区党委,现有党员198名,下设支部12个,其中社区党支部4个、楼宇党支部5个、服务业党支部3个。

耀华社区作为一个幸福社区,有比较完善的社区服务,也有各类型的义工队伍,如长者、青年、党员、家庭、亲子、少年……但义工队伍中领军人物普遍年龄偏大,参与社区事务的能力慢慢弱化。基于这个背景,荔湾区逢源人家服务中心提出了社区管家(领袖)培育计划。期望通过项目提升居民参与能力,营造良好的社区氛围。

市文联“一家亲”文艺志愿服务团

广州市“一家亲”文艺志愿服务团成立于2002年,是广州开展文艺惠民活动的“领头雁”,是广州市文联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导向、广泛深入开展“到人民中去”“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的有力抓手。截至目前,拥有文艺志愿服务总团1个、分团(服务队)90多个、服务培训基地30个、文艺支教点120多个,实现了广州文艺志愿服务全覆盖。通过组织开展“一家亲·万家情”结对共建、“送欢乐下基层”志愿者服务日主题活动、“播撒文艺的种子”——文学艺术家进校园文艺支教行动、 “我们的节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等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艺志愿主题活动,文艺家们深入到村镇、社区、校区、企业、军营,走进人民群众,开展慰问演出、采风创作、辅导培训、艺术支教、展览展示等各项文艺活动,受到广泛欢迎。累计已开展各类文艺志愿服务活动1500多场,惠及人民群众100多万人次。

特别是近年以来,“一家亲”文艺志愿服务团创新服务模式,打造服务平台,创建全国文艺志愿服务示范基地——“广州文艺市民空间”,成效显著。

最佳志愿服务项目(3个)

广州市金丝带特殊儿童家长互助中心“医院游戏服务”项目

广州市金丝带特殊儿童家长互助中心成立于2006年6月,由一群癌症患儿的家长自发组织起来为在医院接受治疗的癌症患儿和家庭提供相关的服务,过程中了解到癌症儿童在医院接受治疗期间,患儿长期生活在环境单一、压抑的病区里,与外界社会脱离,每天面对的人群只有医护人员、家长和其他住院小朋友。这样的生活会让患儿产生医疗恐惧感、住院抗拒感,长久地脱离学校生活让患儿在学习能力和交际能力逐步下降。于是在同年11月就在医院开始了医院游戏服务项目,项目以丰富癌症患儿住院生活,提高公众对癌症儿童认知为主。着重关注癌症儿童的关爱需求、陪伴需求、学习需求及交际需求。通过恒常主题活动,重大节日慰问等形式,增加了患儿和外界的互动频率,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患儿的治疗生活,使得患儿的社交能力、学习能力等得到保持或提高。每年项目受惠人群超过3000人,参与的社会志愿者达10000人次。受到了患儿的欢迎、患儿家长的认可。

广州青年志愿者协会金雁服务总队“金雁小学堂”项目

金雁小学堂外来工子女成长计划项目以黄埔区外来工子弟学校里家庭条件比较困难的外来工子女为服务对象,运用“社工+导师志愿者”形式,与他们“一对一”结对,通过“1+2+3”服务体系即1个外来工子女成长平台,2个金雁小学堂辅导阵地, 成长课程、户外成长主题活动、家长工作坊3大服务模式,持续为辖区内外来务工子女提供多元化的成长支援服务。

成长课程教学团队主要由中山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等高校生以及黄埔区退休专业教师组成,在固定场所免费接管和辅导外来务工子女,开展基础课业辅导、书法音乐、美术手工、心理辅导、安全教育等课程;户外成长主题活动通过游览广州市内极具岭南特色的建筑及景点,向外来工子女传播广府文化与现代结合之美,让他们通过边玩边学的方式,深入了解岭南文化,助其更好融入广州的生活和文化当中;开展家长小组和讲座等来推动家长反思改进教育与沟通方式,建立家长互助网络。

项目从2009年起实施至今,累计受益的外来工子女人数近3000人。

广州市文联“一家亲”文艺志愿服务项目

广州市文联“一家亲”文艺志愿服务项目于2013年3月4日正式启动,现有注册志愿者510人。每周开展的项目有“周末文艺花会”、“跟随24节气诗意生活”;经常开展项目有“送欢乐、下基层”、“大师下午茶”、“春夏秋冬四季大型主题活动”、文艺支教等“文艺惠民、文艺为民、文艺乐民”系列活动。“广州文艺市民空间”已成为中国文艺志愿者服务基地

组织开展“送欢乐下基层”文艺惠民活动。每年开展约20场综合性文艺惠民活动,形成了以“3+1”为鲜明特征的文艺志愿服务活动模式,即:文艺演出、书画挥毫和艺术对话3个常规项目,再根据当地实际需要,增加一个项目内容。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活动进社区、校区、营区、乡村、企业等,大力弘扬民族优秀传统,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提升文艺志愿服务影响力。开展广州市文艺“一家亲·万家情”结对共建活动,市15个文艺家协会与11个区文联结成25个对子。从2014年3月至今,在从化等边远山区10余所学校连续开展了四年文艺支教,截至目前共计5000余课时,参与文艺志愿者50余人,受惠学生2500余人次

最美志愿服务社区(1个)

广州市荔湾区昌华街道西关大屋社区

广州市荔湾区昌华街道西关大屋社区通过为志愿者开展有意义的志愿活动,提高志愿者的社区志愿服务的参与度。社区根据志愿服务队的情况,将服务队发展成为自务型服务队,并开展不同形式的团队维系活动,提升团队向心力与团队协作。为实现此服务目标,设计了系列服务计划,设立“志愿号角”“暖心关助”“志愿同行”“志愿课堂”等服务,全面提升志愿团队的服务能力与向心力。

社区通过新进志愿者培训、岗前培训和专业培训等相关培训,提升志愿者的自身能力,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社区。有20位以上的骨干志愿者愿意加入志愿者管理团队。为150人次的志愿者提供团建或座谈会分享等活动,从而增强队员之间的认识,促进队员之间的交流。

 

(《广州日报》2018年1月4日W2版)
志愿服务新闻
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20-86479023

公共邮箱:gvu83936660@126.com

通讯地址:广州市荔湾区环市西路68号广州市社会组织培育基地6楼

办公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2:00;14:00-18:00(节假日除外)

  •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 广州公益时间银行
    广州公益时间
    小程序

×

广州市志愿者注册方式

1、打开微信扫描下面的二维码直接注册

广州市志愿者注册

2、下载“广州公益时间”APP进行注册

可通过应用宝、华为商城、苹果商城、vivo商城、oppo商城等各大应用市场搜索“广州公益时间”进行下载。